这才是科学防疫!浙江疫情防控发布会:不允许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下架等“一刀切”做法!
5月10日,浙江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提出,要坚决摒弃对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下架、禁止经营等“懒政”行为,严禁只认可本地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、只允许本地企业预约集中监管仓等“一刀切”做法。积极推广冷链食品无害化处理保险,努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。
深化进口冷链食品“三道防线”建设
1、切实巩固数字化管控防线,在将进口冷冻冷藏畜禽肉、水产品纳入“浙冷链”管理的同时,进一步将进口冷冻冷藏蔬菜制品、水果制品、乳制品等其他品种纳入“浙食链”管理。自5月1日后,依托“浙食链”系统对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面进行进货报备和销货登记,推动追溯链条向末端延伸。
2、切实巩固集中监管仓防线,按照月均预约入仓量动态调整公共监管仓设置,积极引导设立企业(第三方)监管仓。浙江全省现有39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,自2020年12月以来累计入仓21.6万吨冷链食品,及时发现22批抽检核酸阳性货品,在流入市场前有效阻断了隐性传染源。
3、切实巩固省际检查站防线,合理设置检查站点,不断完善工作内容,更好地实现信息引导和精准排查。
进口冷链食品不能一刀切全面禁止
目前,浙江进口冷链食品流入总量基本平稳,近30天日均流入量2402吨。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应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行,注重安全稳健与操作便捷的有机统一,既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境外物品输入的风险,又切实防止层层加码管控,避免影响物流和市场供应。要坚决摒弃对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下架、禁止经营等“懒政”行为,严禁只认可本地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、只允许本地企业预约集中监管仓等“一刀切”做法。积极推广冷链食品无害化处理保险,努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。
国家目前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。专家指出,一方面,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,此起彼伏,很多国家迎来了第二波、甚至会产生新的疫情高峰;另一方面,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,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