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虾进口市场:量价齐跌下的行业变局
量价双降:市场需求的疲软与供应端的压力
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4年前七个月的白虾进口情况呈现出显著的量价齐跌态势,尽管2024年7月份白虾进口量较6月份实现了4%的小幅增长,但纵观整个上半年(2月至7月),进口量却持续环比下降,累计至7月底,1-7月份总进口量已较去年同期缩减了10%,达到51.6万吨。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市场需求的疲软态势。与此同时,进口货值方面的情况更为严峻,7月份货值虽较上月增长5%,但年内除1月份因春节效应带来的短暂高增长外,其余月份均呈现两位数以上的缩量,1-7月总进口货值更是大幅下滑23%,至24.78亿美元。
平均单价下滑:成本降低与市场调整的双重作用
进一步分析,白虾进口平均单价也呈现出显著下滑趋势。7月份平均单价同比下滑12%,至每公斤4.77美元,而整个上半年平均单位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%,平均每吨货值减少了788美元。这一变化既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,也反映了国内市场需求减弱导致的议价能力增强。厄瓜多尔作为中国的最大白虾供应国,其产量增加及美国双反政策带来的出口压力,无疑加剧了这一趋势。
行业洗牌:挑战与机遇并存
面对量价齐跌的市场环境,白虾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。一方面,传统白虾进口商和经销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,2023年以来的浮亏逐渐转化为实亏,部分企业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或退出市场。另一方面,这也为新兴市场业态提供了发展机遇。低价白虾的涌入,促使零售商、电商平台等渠道加速布局,通过优化供应链、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,探索新的增长点。
展望未来:市场调整与转型升级
从长期来看,白虾进口市场的量价齐跌并非全然负面。它既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,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品质化提升,以及国内供应链的不断完善,白虾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健康、可持续的发展。企业需加强品牌建设、提升产品质量、拓展销售渠道,以适应市场变化,抓住新的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