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虾价暴跌:哪些因素会影响虾价?

发布时间:2024-09-09 作者:高尔淇 浏览量:533

1669013796864981.gif


一、产量激增:供给过剩的根源

南美白对虾产量的快速增长是虾价下跌的首要原因。两广和山东地区小棚虾的迅速扩张,以及珠三角地区精养土塘产能的大幅提升,共同推动了国内对虾养殖总量的显著增长。据统计,近年来新增的小棚数量和单棚产量提升,直接增加了近20万吨的产能。这种产能的爆发式增长,在没有相应需求增长支撑的情况下,必然导致市场供给过剩,进而引发价格下滑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09173608.png


二、进口冲击:市场竞争的加剧

进口虾的快速增加,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对虾市场的竞争态势。自2018年起,我国进口虾量五年内增长了约6.6倍,占据了总消费量的43%。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我国对虾消费需求的强劲,也揭示了进口虾对国内市场的巨大冲击。特别是在华东和华北地区,由于本地消费市场相对较小,产能提升和进口量增加时,价格下滑更为明显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09173624.png


三、替代品竞争:消费者选择的多样化

南美白对虾的替代品,如罗氏沼虾和斑节对虾,近年来养殖量不断增长,价格也更加亲民。这些替代品的崛起,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,也分流了部分对南美白对虾的需求。当替代品价格下降时,消费者更可能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,从而导致南美白对虾的需求量减少,价格进一步下跌。


微信图片_20240909173633.jpg


四、消费降级:经济环境的影响

当前,我国正面临经济通缩的压力,企业利润和工资水平普遍承压,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,消费能力明显下降。在这种背景下,“消费降级”成为普遍现象,非必需品的消费首当其冲受到削减。水产品如南美白对虾,作为非生活必需品,其需求自然受到冲击。需求减少而供给过剩,价格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

五、行业重构:去产能与市场再平衡

面对虾价的持续下跌和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,行业重构成为必然趋势。一方面,进口虾的量可能会随着市场调整而有所下降;另一方面,一些高成本、低效益的养殖模式也将率先退出市场。通过去产能和市场再平衡的过程,行业将逐渐回归理性发展轨道。



© 2023 qljc.com.cn全联集采水产品(广东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30141号-1